【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2周国旗下演讲】热爱祖国 心怀天下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是胜利的日子,这一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一半国土被日本侵略者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烽火岁月山河飘摇。在东北,日本关东军731部队开展泯灭人性的生化武器实验,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在南京,侵华日军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展开大屠杀、放火、抢劫超过30万平民遇害。这是14年挥洒血泪永不屈服的抗争。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放弃抵抗。无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我们不应忘记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领1500余名官兵迎战近6000名日军。战斗过程中张自忠身中数枪仍浴血督战最终壮烈殉国。他生前曾说:“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绝不会有半点改变。”

  我们不应该忘记1942年,奔走抗日一线的林心平不幸被日军抓获。受尽酷刑的她依然严守秘密,气急败坏的敌人用铁丝穿过她的身体将她游街示众后残忍杀害并毁尸灭迹。牺牲前,她写下“笑汝辈黔驴技穷,甘洒热血化彩虹”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致敬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更提醒你我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640.jpg

  不少人把“热爱祖国”当成了口号,认为热不热爱祖国和自己的成长没有关系。其实不然。打个比方,我们自己的人生如同一棵树,而祖国就是我们生长的土地。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时刻要把“热爱祖国,心怀天下”放在第一位,因为它十分重要。

  因为如果一个人心里只装着自己,便只能有很小的成就;如果一个人心中装着大家,便会有大的成就;如果一个人心中装着祖国甚至装着天下所有的人,便会有更大的成就!纵观历史,发现事实的确如此。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后成为受人尊重的新中国第一任总理;鲁迅先生在年少时三改志愿最终决定通过文艺运动、进行革命宣传。从而写出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以此来揭露当局的反动腐败,歌颂先进的事物,为解救中华民族而呐喊;北宋范仲淹曾说出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都是把祖国和天下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把祖国的兴衰和他人的幸福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最终才能有大成就!

640 (1).jpg

  ▲演讲者:上游学校朱琦睿老师。

  当下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是中国百年来最好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物质丰富。正如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并心怀感恩,传播正能量。

  每逢升旗仪式,总会有同学会窃窃私语,总会有同学没有开口唱响国歌。处在和平盛世的我们虽已不需要用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可是在细微之处,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我们难道不该立正行礼,用挺拔的身姿、严肃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爱国之情吗?当国歌声奏起,我们难道不该一同高唱,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深深的敬意和爱戴吗?是的,我们必须要这么做,热爱祖国——从唱响国歌做起。

  对上游学子来说,爱国除了用热情、高亢的国歌声来体现,还应该是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扎实掌握好课堂知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什么时间做好什么事。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同学们,我们正值年少,应当怀揣一颗热忱而又单纯的心,似出生的太阳,满怀希望,所向披靡,同时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用选择和努力去惊艳时光。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我们生在盛世当不负盛世,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从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我们要用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走向未来更有力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