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永宁三沙源上游学校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公告:
关于上游
 
 
塞上名师工作室 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上游  >> 塞上名师工作室  

塞上名师王力争工作室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5日  点击数:2728 次

  为充分发挥塞上名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现代办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及校本教研实际,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办学特色,通过“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和运行,发挥“两种力”,即辐射力和影响力;“三个作用”,即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四项传递”,即单纯个人经验的传递、个人研究成果的传递、从“少数学科带头人”向“多数骨干教师”的传递、从“一般教育”向“优质教育”的传递,全面引领和推动全体工作室成员迅速成长,并带动所在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工作室目标

  (一)总目标

  工作室将培养学习的主题紧紧聚焦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上,完善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研究学校教学的改革策略及发展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二)年度分目标及任务

  第一阶段(2015年1月——2015年7月)

  确定研究目标,查阅相关文献,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8月——2016年12月)

  全面进入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中,探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通过名著研读、课题研究、研修访学、实践探索、经验交流、观点分享、示范课等形式,探讨解决工作室成员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使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示范作用。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进入总结阶段,梳理资料,明确研究成果。组织成员进行工作汇报、成果交流,汇集成册,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总结工作室工作的绩效,评估成员的学习绩效,验收工作室的成果。

  三、工作室组织及研修人员要求、职责

  主持人:宁夏银川一中 王力争

  王力争,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银川一中校长。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骨干教师,200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中小学首批正高级教师,2013年由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宁夏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多年来,他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是一个教育的寻梦、探索者。为办好教育,常有改革和探索的冲动,愿意直面竞争与挑战。这种冲动,帮助他完成了一些艰难的工作;这种冲动,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这种冲动,或许就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原德”。在他担任校长期间,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银川一中两所学校均实现了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校。他在公开发行的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对目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多元二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启发式教学之我见》、《让学校教育回归本质》、《感悟因材施教》等论文十六篇;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2006—2007年在宁夏日报创立“校长论坛”,共发表教育短评文章二十四篇。主持的课题《依托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探索提高民办中学教育质量的行动研究》,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规划课题,现已顺利结题;主持了课题“全程全面地构建高中学生评价新体系”;参与了“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实践”课题研究,并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主持的课题“基于改造薄弱学校的学教对话系统研究”被确立为2014-2015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要职责:

  1、提出项目申请,制定每学年工作室工作计划,每学期进行工作室工作总结。

  2、为每位培养对象的成长提供必要的项目支撑条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做好日常活动记录。

  3、适时通过“名师讲坛”、“名师讲堂”、建立实验年级等形式对本工作室研究成果予以推广。

  4、组织项目落实,履行经费使用计划,做到专款专用,按程序办理经费使用手续。

  工作室研修人员名单:

  工作室研修人员职责:

  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室建设,承担工作室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室项目内容的要求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积极参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专题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在名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预定目标。

  1、工作室成员的素质要求:

  (1)、富有爱心,热爱教育事业,善于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

  (2)、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断丰厚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学科教学的理论功底,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合作与共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及时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工作,记录研究进程和定期写出研究报告。

  (4)、遵守研究道德和纪律。未经工作室主持人同意,不得擅自以个人名义发表共同研究的成果。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目标

  (1)、追求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2)、 本着“智慧共融,协同共进”的原则。工作室成员将团结一致,努力打造出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实践”的名师团队。在培养期间,工作室成员切实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办学思想。

  (3)、 强化研究的意识,工作室拟将培养学习的主题紧紧聚焦在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上,积极引领各成员学校的发展,从问题中能够不断地反思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课题研究找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理论学习。主持人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2)信息交流。定期集中工作室和在网上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内容和读书心得;定期集中就各自对发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就研究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调查分析。拟订调查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以文字形式记录1个有关本课题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并撰写针对该片断的反思或者分析。

  (5)课题研究。工作室拟确定的总课题为“基于改造薄弱学校的学教对话系统研究”,每个成员分学科确立子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6) 考察观摩。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实地感受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校纪、校风和校园文化,自我对照、寻找差距,促进提高。

  四、保障条件

  1、心理支持。无论是工作室主持人还是工作室成员均需认同这项工作的价值,创设支持性的心理氛围。

  2、条件保证。主持人学校给予活动经费、场所、设备、工作上等支持,同时工作室成员应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适当的服务,使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有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五、工作室规章制度

  1.按时参加工作室的每项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2.认真参加每项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

  3.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的每项工作任务。

  4.开放心态,精诚团结,鼓励争优,但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擅自发表共同研究的成果,共同攻坚,荣誉共享。

  塞上名师王力争工作室

上一条: “塞上名师王力争工作室”成员信息表
下一条:塞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介绍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永宁三沙源上游学校 宁ICP备19001148号 网站设计制作:银川天脉网络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3382873人

宁公网安备 640121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