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作室自2015年1月份组建以来,以自治区《“塞上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的精神为指导,以工作室的活动为载体,结合银川一中及接管的银川十二中的教育现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通过开展系列专题研究活动,工作室成员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学习、思考、实践、反思、总结,在银川一中光华校区(十二中)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尝试体验、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塞上名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现代办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能力,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筹建
1、规范组建工作室优质团队。
工作室成立时,我们通过公开报名、逐级筛选、学校中层会议商榷,选拔不同层次的8名人员加入到工作室队伍中。为了便于工作室全方位开展工作,我们工作室成员有银川一中、银川十二中两个学校的老师;有初中、高中两个不同学段;年龄跨度从三十岁到五十岁;职称从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有区级骨干教师、银川市骨干、银川一中校级骨干;都承担数学教学或教研任务,其它职务有教研组长、教研副主任、校长。
2、合理布局工作室基础环境。
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齐心协力,共同策划,在银川一中办公楼三楼设立了工作室,工作室里配有电脑、电子白板、书柜、档案柜、办公桌椅、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具有互联网学习、教学环境。
3、科学设计工作室活动方案。
工作室成立之后,为了集中学段使研究与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更强、集中精力认真扎实投入工作,我们将“塞上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方案和主持人在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课题中申报的自治区重点课题《基于改造薄弱学校实践的学教对话系统研究》合而为一,结合银川一中和接管的银川十二中教育教学实际,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办学特色,通过“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和运行,发挥“两种力”,即辐射力和影响力;“三个作用”,即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四项传递”,即单纯个人经验的传递、个人研究成果的传递、从“少数学科带头人”向“多数骨干教师”的传递、从“一般教育”向“优质教育”的传递,全面引领和推动全体工作室成员迅速成长,并带动所在学校教师和接管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 安排系列活动,以任务驱动研究。
1、明确工作室发展目标,以目标带动发展。
工作室的主题研究紧紧聚焦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上,以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基于改造薄弱学校实践的学教对话系统的构建”为载体,通过完善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研究学校教学的改革策略及发展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1)、理论学习是研究深度和实践方向的关键。银川一中开放式书架购置了一批最新有关教育、教学、心理等方面的书籍,主持人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工作室每位成员再针对个人的发展需要,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认真研读,增强自身素养。每年完成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通过理论学习,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工作室总体目标“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下,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自觉改进教学,提高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学具有创新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2)、写作是工作室成员一项人人必须承担的工作。读书要写导读和读书笔记,交流要写交流提纲,观摩要写观课收获,教学要写教学反思,研究要做探究发现记录,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随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撰写教学随笔,提高教研能力。每年要求撰写论文,努力成为本学科新秀,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
3、规划成员阶段性任务。
工作室拟确定的总课题为“基于改造薄弱学校的学教对话系统研究”,成员确立以后我们对每个成员确立了子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4、定期召开研讨沙龙活动、课例研究、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1)、沙龙活动每次主持人提前给成员安排任务,活动要求人人发言,要提高成员的参与意识和研究能力,进而才能在各自的学校、学科、学段发挥带头、示范、辐射作用。通过沙龙研讨活动,培养成员在各自的教学中有意识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本质规律,及时反思总结,促进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2)、认真搞好课例研究。以优质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同课异构”为形式,提供高质量的观摩课、研究课,组织银川市教研室、其它兄弟学校相关教研组一并进行教学策略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3)、加强课堂观察研究活动,通过对银川十二中教学现状的前期调研,经过多次研讨依托制定的“三原则”理念,制定了银川一中光华校区(银川十二中)课堂教学评价细则(附表一)和银川一中光华校区课堂教学评价打分表(附表二),让老师们学会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能力。
5、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观摩学习。
2015年4月、5月,教育厅教研室组织“塞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部分成员前到山东、江苏、上海学习,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并领悟同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回来以后召开研讨沙龙,积极与其它成员汇报、交流,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努力寻找到突破的路径,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6、发挥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组织观摩数学教学课堂实录。
银川一中光华校区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一定成效。课题组成员海娟老师在2015年4月份月牙湖二中交流学习时承担了一节《反比例函数》教学活动现场展示,在2015年5月份西吉实验中学交流时展示了一节九年级复习课,通过新课、复习课的各种课型展示,使现场观摩的教师都很受启发、极力称赞课堂改革很有创新和针对性。
7、发挥工作室的辐射作用,组织观摩其它教学课堂实录。
“塞上名师”工作室做为一个高层次的工作室,从各个方面都要起到引领、辐射作用,本着双管齐下,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塞上名师工作室”对银川一中光华校区各学科的辐射作用,这也是对“塞上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主持人根据光华校区的教学实际,3月初,召开了银川一中光华校区校长会议和全校教工大会,深入贯彻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及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8、平时积累,成果编册。建立QQ群、微信平台、云端资源共享,方便随时沟通、交流、互动。
每次活动的电子教案、课件、讲座稿、观课议课的心得反思、评课稿、案例分析,读书随笔,一年一度的总结论文等上传云端资源共享。设置微信交流平台,方便随时随地交流、分享;在年终时,我们成员集中进行审阅修改,挑选优秀文章分门别类编辑成册。
(附表一)银川一中光华校区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授课教师: 评课教师: 时间:
(附表二)银川一中光华校区课堂教学评价打分表
年 月 日
|